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昨日,区疾控中心走进东洲公园开展“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大家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掌握抗癌健康知识,全面提升癌症防控意识。
当天一早,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通过讲解展板内容,为群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耐心解答群众关于癌症前期症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疑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海门发现恶性肿瘤病例4887例,原位癌244例。近几年,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发病数呈上升趋势,肝癌发病数进入平稳期。“近年来,因为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患者整体增多,其中肠癌、甲状腺癌上升最为明显,海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患者即便察觉身体有小病小痛,但觉得无关紧要,未能及时就诊,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区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倪倬健说。
肿瘤在早期阶段,症状往往隐匿或轻微,易被忽视。但此时癌细胞大多局限在局部,尚未广泛扩散转移,治疗手段多样,治愈率高,对身体机能损伤小,患者康复概率大,生存质量也能得到较好保障。倪倬健说:“比如肠癌早发现早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要实现早期发现,一方面个人需增强健康意识,重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定期体检筛查;另一方面,医疗体系也应持续优化,推广普及肿瘤早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