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四甲镇合兴村的振兴之路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点击数:

“住在合兴村,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家住四甲镇合兴村的黄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前几日,记者走进合兴村,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平坦宽阔的村道纵横延伸,千亩麦田绿浪翻滚,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村民笑语盈盈在宅边闲话家常。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近日公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合兴村名列其中。这座以“合力辑志,兴村安民”为精神内核的村庄,用实干与创新书写了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

作为拥有236名党员的“红色堡垒”,合兴村党总支以“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模式织密基层治理网络,7个网格党支部如同7座灯塔,照亮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党员亮身份、支部亮承诺”行动,村里5640米农村道路完成提档升级,4处农田水利设施焕然一新,189盏太阳能路灯点亮村民回家路。“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村里大事小情都拧成一股绳。”合兴村党总支书记高燕介绍,党建与民生深度融合的模式,让文明创建有了最坚实的组织保障。

行走在合兴村的田野间,特色农业的蓬勃气息扑面而来。千亩稻麦轮作基地里作物长势良好;繁荣羊业合作社内,年出栏万头的生态养殖产业链带动500余户村民增收;120亩山药产业园中,“合兴海玉山药”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年销售突破300万元。村集体牵头成立的农业合作联社,创新“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品牌营销”模式,让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3.8万元。产业振兴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文明的“源头活水”。

在合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兵叙事厅”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地。50余名退役老兵用亲身经历讲述红色故事,累计开展教育活动100余场。常态化开展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邀请能人开设“田间课堂”传授种植技术,星级文明户评选带动家家争创“最美庭院”。更令人称道的是,村民自发成为“合兴和事佬”,用乡音乡情化解矛盾纠纷。文明新风,已深深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碧水环绕,绿树成荫,合兴村用生态画笔勾勒宜居家园。通过“厕所革命”实现户厕改造累计350户,垃圾分类积分制让村庄常保洁净。村里对两条主要河道进行了治理,并在岸边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提升了河道的生态景观;还通过土地流转,将碎片化的土地集中整治,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结合生态保护修复,解决了农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和低效化问题。

从“江苏省文明村”到“全国文明村”,合兴村十年磨一剑,走出了一条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文化润村、生态美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里,文明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田间地头的生机,是洋溢在村民脸上的幸福,是镌刻在岁月里的乡愁。面向未来,合兴人正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文明乡村的华彩篇章。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