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看!蝶变后的长兴集贸市场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点击数:

青瓦白墙的市集在春日暖阳下焕发新生,防滑地砖铺就的通道上人来人往,防雨顶棚下整齐划一的摊位前,村民们的菜篮子装得满满当当……

日前,记者来到改造升级后的常乐镇长兴集贸市场,发现该集贸市场已从昔日设施老旧的“忧居”场所,蝶变为功能完善、智慧便捷的惠民新空间,与周边提档升级的农路、安防设施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民生新图景。

走进改造后的市场,米白色外墙整洁亮眼,1200平方米的经营区域焕然一新。据了解,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对市场本体及1800平方米周边道路进行了整体提升,防滑地砖、排水系统、智能照明等设施一应俱全。“以前下雨天买菜要撑伞,现在顶棚全覆盖,通道也拓宽了,推着三轮车来采购都没问题。”正在挑选蔬菜的村民对改造效果赞不绝口。

据介绍,市场内48个固定摊位按品类分区,蔬菜区、鲜肉区、日用品区井然有序。特别增设的20多个流动摊位成为自产自销农户的“致富窗口”,沿线商铺数量较改造前翻番。“环境提升了,人气自然聚起来,这个市场是群众自发形成的,先有市场才有街道,我们长兴街是‘以市为街’的街道,有历史底蕴。”长兴街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陆凯杰介绍,改造后,周边群众自发新建商铺15间,流动摊贩日均交易量增长40%,市场辐射范围扩大至周边3个村落。

改造工程同步实施“硬件+智慧”双升级,新增智能化监控设备全覆盖,农路安全设施全面提标。“以前总担心电瓶车乱停影响交通,现在监控实时调度,秩序好多了。”商户王师傅说。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共建”模式,市场方定期收集村民需求,动态调整摊位布局,形成“需求响应-服务优化”的良性循环。

作为海门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该工程不仅让群众“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党群干群关系。”陆凯杰表示,改造期间收集百姓意见,村民自发参与环境维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小市场撬动大幸福”的治理目标。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