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位师父的悉心指导和帮带下,我逐渐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3月12日,海门街道陶港村驻村第一书记朱皓亮告诉记者,“每当遇到疑难问题,只要向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们请教,总能得到及时指导与解决方案。有他们作为坚实后盾,工作开展起来也更有底气。”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乡村振兴分队的35名银发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与年轻、阅历浅、经验不足的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倾情护航驻村第一书记成长,助力第一书记运用农业科技力量,增加村营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就近就便”的原则,区委老干部局根据老同志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特长专长,实施“1+N”模式开展银青结对传帮带活动,即“1名驻村第一书记+N个老科技工作者”,帮助第一书记全面、快速了解熟悉工作内容。结合第一书记实际情况,邀请政治素质好、勇担当甘奉献的农业老专家担任第一书记的“成长导师”,定期开展理论共学、交流学习心得。同时开展“银青”对话活动,老专家们从自身工作、生活经历出发,为第一书记讲述初心故事,培养他们的“三农”工作情怀、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意识。
此外,区委老干部局还定期为23名结对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培训,“面对面”传授工作技巧和经验,帮助他们熟悉村情村貌、吃透“三农”政策,增强与群众打交道、规划谋划村级发展、落实农村实用政策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