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美罗家纺:智能生产给传统产业增添新动能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9日 点击数:

“去年,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对缝制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历经6个月调试后,整个生产车间产能提升了3倍,生产效率提升45%,成本下降30%,智能制造的提档升级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给我们传统家纺产业增添了新动能。”走进位于三星镇的江苏美罗家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生长欣喜地告诉记者。

江苏美罗家纺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品牌培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纺织企业,迈入国内家纺知名企业行列。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美罗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美罗家纺”品牌入选家纺品行业十大品牌。

2月14日,记者走进美罗家纺的智能化套件生产车间,只见在车间左侧,一辆无人驾驶的AGV智能机器人正在车间与仓库之间来回穿梭,运送货物。肖生长向记者介绍:“这台AGV智能机器人目前是国内最先进的,前期规划好运行路线,通过激光技术就能实现自主运行,大大提高了生产工序间流转的效率。”车间右侧是四件套的生产缝制区域,只见40多名工人正在缝纫机前忙碌,在每台缝纫机车的上面,吊挂着刚完成的四件套,还有一个电子显示屏,显示着工人的姓名、工位号、完成的产品分类和数量等。肖生长详细介绍了新上的智能汇流线吊挂系统:“这个吊挂系统可根据工人完成情况来自动调配工作量,工序与工序间的节奏变得更紧凑、更高效,而且员工可通过电子显示屏看到自己的工作进度和工作量。另外,生产过程中产品一旦出现瑕疵,系统可以进行追溯修正。最重要的一点,系统可以实现插队排单,如果有客户着急需要套件,哪怕是一个套件,都可以安排生产,从裁片上架到成品出库发货只需22分钟,而原来传统的生产线则需要3至7天。”

对这个智能系统的使用,车间主任程其绒深刻感受到了管理上的便利:“以前任务都是人工分配,如果出现变化,还要去一个个教,40名工人教下来半天时间就过去了,而现在员工的生产任务通过系统自动分配,在开产前会时只要和工人说一下就可以,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通过这个系统,产品成套上架、成套下架,给后道整烫、包装也节约了不少时间,车间的管理效率显著提升。”除此之外,缝制车间还新增了MES生产系统、仓储WMS系统、GST自动工时系统、OA办公协同系统,各系统之间实现互通,使得生产过程中的人—物—设备高效互联,做到了生产透明化、质量可追溯、资源最优化、决策精准化。

据肖生长介绍,智能化改造后,缝制车间的日产量从原来的600套提升到了2000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下降了。产能提升了,工人待遇也随之提高,原来新员工月工资在4000元,通过三个月培训之后,月薪能达到6000元。老员工平均月工资在8000元,三个月后平均工资超过了1万元。同时,现在员工加班也随之减少,原来在生产旺季,员工周六周日、节假日需要加班,现在不仅能保证员工正常休假,去年年底车间还是整个叠石桥家纺园区最早放假的,员工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得美罗家纺焕发出了新活力。“原来我们每年还有1000多万元的产品要通过外协的方式完成,现在完全不需要了。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对被子生产车间进行改造,通过进一步提档升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肖生长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