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通市十六届人大代表海门代表团第四代表小组在海专题调研海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能。南通市政协一级巡视员赵闻斌,南通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惠娟,区委书记、区长沈旭东参加活动。
调研组先后前往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纳琳科智能高功能纳米新材料制造项目、上海电气集团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海门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方面采取的积极举措和发展成果。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们听取我区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情况介绍,并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交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沈旭东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各位领导、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海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发展具有海门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立足产业这个关键载体,始终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对家纺、建筑等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数字赋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高效运行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母基金,用好集微产业创新基地、武大集成电路研究中心等载体平台,全力落项目、引人才、建生态,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聚力从产业政策、耐心资本、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前瞻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大飞机、算力等未来产业。
沈旭东表示,当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海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加强与上海、苏南协同,发挥区位、空间、资源、成本等比较优势,积极策应沪苏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导入更多产业资源、创新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源和市场资源,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陈惠娟指出,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海门始终坚持开放、改革、创新的理念,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海门这种系统思考和大胆实践,值得点赞。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系统规划,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大力度的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区领导张松、姜静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