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防范风险 不可突破的底线红线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8日 点击数: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和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成果也会得而复失。日前,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排查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安全生产考核全市领先,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稳步推进,意识形态把控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纵观一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潜藏着风险防范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隐患。安全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才能真正织密织牢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同时,我们还要把每一起事故教训当成改进工作的典型教材,切实警醒、反思、整改,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只有安全基础牢固,发展的大厦才能稳固;只有安全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宽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区也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加强环境质量管控,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我们应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集散地。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区各级干部应不断增强互联网思维、媒体素养和舆情意识,既要善于在社会和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又要不断提高对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把握能力、对新媒体的沟通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负面舆情的底线。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我们还需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维护机制,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既要着力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也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以此形成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在全区上下冲刺三季度、夺取全年胜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牢底线、守住红线,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全面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保驾护航。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