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记者在省道335线预防性养护施工现场看到,10余台热再生机组设备匀速前行,整齐划一,依次对沥青路面就地进行加热、翻松,摊铺、碾压(见图)……所经之处,路面焕然一新。
预防性养护中热再生机组的热再生工艺被称为“黑科技”,它的加入不仅让施工更加便捷,还实现了降本增效。“我们前期对国省道开展了路况评定,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像目前这段路面,以往可能需要10天左右才能结束施工。采用新工艺,施工时间能压缩至5天左右,施工成本降低30%到40%。”南通市公路发展中心海门分中心建养股办事员黄刚告诉记者。
据了解,就地热再生工艺是针对一些路况较好的路面采取的一种新型路面养护工艺。施工时,采用三至四台加热机器,将旧路面进行熔解,通过添加新的沥青料重新进行路面摊铺。相较以往的路面修复施工,该工艺全程无渣土外运,新旧路面实现“无缝粘结”。除了就地热再生工艺,“渗固磨耗层”技术也将运用到施工中。该技术能有效恢复原路面老化沥青的性能,大幅提升基础层的抗裂能力,还能增强原路面与磨耗层之间的粘结作用,将延长5年至8年的路面使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