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小暑,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医生提醒,要避暑湿、宜养心、忌贪凉、调饮食。
小暑时节,炎热的天气会导致空气湿度升高,形成湿热的环境,从而加重人体内湿邪的滞留。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陈爱佳告诉记者:“湿气滞留体内,易导致湿热病症的出现,如浑身沉重、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出现中暑、腹泻、脱水、热痉挛、疱疹等疾病。”
小暑后,炎热暑湿,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中医认为,夏季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心安则血畅,血畅就神清气爽。“夏季要平心静气,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民间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减慢生活节奏,多做一些平和的事情,如听音乐、下棋、散步等,保持心情舒畅。”陈爱佳提醒。
异常炎热的天气,户外犹如蒸炉一般,大家习惯在室内使用空调。但要注意,不管是饮食上还是生活中都不宜贪凉。陈爱佳说:“饮食上,不节制地食用大量的冰激凌等食物,会导致寒气逼入,最易得肠胃疾病,有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引发腹泻、腹痛,降低免疫力,增加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同时,夏季空调不要开得过低。”
小暑时节,心火旺盛,多吃温和食物,少吃肥腻食物。陈爱佳提醒:“薏米红豆粥和姜枣茶对于小暑养生非常实用,除湿降暑,消暑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