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 促升级”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对接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活动现场,南通市与伊犁州签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计划用3年时间,从推动产业链条共建、推进智能制造、推动招商平台共享、加强人才交流、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入手,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助力伊犁州打造全国知名纺织小镇。
从2017年开始,南通工作组持续接力,依托海门和南通产业资源优势,在产业援疆上下功夫,建设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如今已入驻23家企业,成为全疆坯布织机规模最大的专业织造园区。从最初年产值2亿元,到去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不到7年的时间,伊宁县纺织产业园依托区位优势、援疆优势、产业链优势等,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伊宁县纺织产业园的茁壮成长始终伴随着南通工作组的身影。特别是自2023年以来,第十一批南通工作组干部人才通过不断努力,多方支持和规划伊犁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之路。
当日,在南通工作组协调支持下,南通市与伊犁州成功“牵手”。双方从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入手,发挥海门和南通家纺产业优势,帮助伊犁州织造、印染、家纺等企业在研发设计、精益管理、绿色发展等领域提质增效,将企业纳入南通市纺织服装优势产业链,助推两地上下游企业深入合作。
企业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园也能随之扩大规模。今年,伊宁县纺织产业园二期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整个园区纺织产能将达到坯布3.2亿米、纺纱55万锭左右,年产值预计50亿元左右,带动周边就业8000余人。
“我们计划将纺织产业园打造为伊犁州最大的就业基地、全疆最大的产业援疆基地、北疆片区最大的织布产业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纺织小镇,带动当地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伊宁县委副书记、江苏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施张范表示,产业园将借助南通市龙头企业发展经验,助力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双方技术资金优势,开展面向纺织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行业内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产业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兴则百业兴。“援到关键点,才能落到长远处。”施张范介绍,南通工作组坚决扛起对口援疆重大政治责任, 扎实推进产业援疆,努力变援疆优势为发展优势,组织南通各级企业多批次、全领域强化交流,结合区位、政策等实际,精准引进优质项目,全面对接、全面发力,致力让每颗“金种子”都生根发芽,开出产业繁荣之花、结出富民增收之果。
为吸引中小微企业落地伊宁县,工作组发挥南通在园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经验,依托伊宁县纺织产业园二期,建设以升规、提质、增效为特色的青创园。目前,新疆宁建厨业有限公司一期项目5月正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装修布置,即将启用;新疆杏疆好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一期建成杏皮茶生产厂房1500平方米、灌装生产线3条,二期计划投资500万元,年产值约2000万元,计划将本地干果打造成为“伊犁的礼物”……如今的青创园内处处热潮涌动,奏响奋进乐曲。
“目前伊宁县青创园已引进各类企业11家,涉及食品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制冷设备、厨具加工、纺织配件加工、养殖业加工行业,拉动就业人数400余人,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伊宁县委常委、副县长、南通工作组副组长杨永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