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文学频道 网络文摘>>正文内容

珊瑚虫的精神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数:

 

 古代,我国渔民称南海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长沙”、“石塘”指的是南海中众多的岛屿、暗礁、堡礁、泻湖,它们像撒在蔚蓝海洋中的一串串珍珠,为我国渔民提供了中途休息、躲避风暴的庇护场所。地球上大多数岛屿原是大陆上的山峰或高地,经过剧烈的地质运动,周边被海水淹没后,露出海面而成为海岛。显然,单从“长沙”、“石塘”这样的名称上,也能看出它们与一般的海岛不同。是的,它们是珊瑚虫的杰作,主要由珊瑚虫的尸骸堆积而成。

  珊瑚虫是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多种珊瑚纲生物的统称。牠们的身体成筒状,有八个或更多的触手,群居生活。群居在一起的珊瑚虫有自己的口,却共用一个胃,由小肠系统连接在一起,牠们的身体由“共肉”彼此相连。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被珊瑚虫消化吸收后,共肉分泌出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骼。珊瑚虫的繁殖速度很快,死去后,其他部分腐烂,石灰质的骨骼会堆积到一起,形成五颜六色的珊瑚,建成美丽的“海底花园”。当海底花园越来越高,或经过风浪打碎、推抛,露出海面,就是珊瑚礁。等到越堆越多,慢慢巩固、变实,在其上长出植被,就成了珊瑚岛。当我们的祖先航行在这片湛蓝的海域中时,看到绵延不断的珊瑚礁(岛),称之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不也是很贴切吗?

  如果仔细观察,南海中这些美丽的岛礁,皆近似椭圆形,椭圆的长轴是东北─西南走向。科学家给我们指出了其中的奥秘─珊瑚虫喜欢沿这一方向生长。却又为何?是风浪!南海盛行季风,夏季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吹,表层的海水沿着这个方向流动,冬季风反之。风浪将海水中的营养物质翻动起来,也溶解了更多的氧,而这一切正是珊瑚虫的生长所必需的。风浪越大,营养物质越多,珊瑚虫的生长越快,牠们迎击着风浪生长,从不故步自封,而是愈挫愈勇。当每一个珊瑚虫的生命结束之时,都会把骨骼贡献出来,参与珊瑚礁的建设,“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所以,南海中岛礁越多、越大的地方,就是风暴越多、越大的地方。这小小的生命,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在茫茫的洋面上、在惊涛骇浪中,为人类提供了避风港。

  这就是隐藏在这片蓝色国土下的秘密,小小的珊瑚虫,却有如此顽强拼搏的精神!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