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文学频道 网络文摘>>正文内容

千古沧桑观音殿—故乡风物誌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数:

  图:福建晋江安海龙山寺/资料图片

  故乡安海是闽南古镇,坐落在东海之滨,南边是一个曲折的海湾,曾经是繁忙的港口,是宋代中国与外国通商的五大口岸之一。

  千年之后,港口淤塞,大船进不来,对外贸易慢慢没落,到我懂事时,已经只有小轮船运送生活用品了。港湾边上一条五里石桥,是宋代建筑,沟通闽南几个县的商旅和民间往来。

  从海边向北展开,整个古镇像一幅巨大斗篷,灰扑扑铺开在一个缓慢升起的山岗上。民房高低错落,一条三里街是邻近乡镇民众生活的枢纽。小街向北,走到尽头,便是一座千年古寺龙山寺。整个古镇的布局便是龙山寺高踞山岗最高点,民居散布在斜坡上,一直伸延到最南端的五里桥。

  如此有气势的布局,就像一条巨龙,龙首龙山寺在北,龙尾五里桥在南,盘踞在闽南起伏的丘陵地带。这当然只是千年后一个普通安海人的想像,但当年安海先民选择在此地安顿,胼手胝足,建家立业,想来也有草莽中的智者,对山川形势作过一番观察和考究,然后经过千年的聚合集结,终成规模。

  如今龙山寺与五里桥都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北一南,守护安海。

  关于龙山寺的始建年代有多种说法,包括南朝、隋朝、唐朝,歷史都在千年上下。安海建镇至今也只有千年,因此很难说先有寺或先有镇,或许,这个镇子就是和龙山寺一起从无到有生出来的。

  传说当地原来有一棵樟树,有人在树边摆摊售卖茶水,一个到东京进香的香客路过,因内急入厕,便将一个香袋挂在树上,离开时竟忘记带走。入夜樟树无端大放异光,乡人皆视为异相,此后在树边建起小屋,设供桌上香供奉。多年后天竺僧人一粒沙来到安平(安海古称安平),其时樟树已亭亭如盖,树干粗大,夜放异光,僧人视为神木,便请工匠伐树,製成三样奇珍:一是一座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二是两扇厚重木门,三是一个巨大木鼓,这三样宝物,便是今日龙山寺的镇寺之宝。

  千手千眼观音像是木雕立像,头戴花冠,冠上雕一佛像,冠周再雕众多小佛首。观音端庄垂目,双手合十,后背与肩侧成扇形展开一千零八隻手,手掌心各有一隻眼,手中各执法器,此所谓“千手千眼”,象徵观音菩萨神通广大,救苦救难。正因如此,安海人习俗敬拜观音,也惯称龙山寺为观音殿,而寺的本名天竺寺和普现寺反倒少人知道。

  除了上述三样镇寺之宝,龙山寺正殿前的天井处,还有两条蟠龙石柱。石柱以辉绿石雕成,这种石头故乡人称为“青草石”,石头偏墨绿色,质地密緻,表层似有油光,不像一般花岗石易碎,因此可以做一些需要细腻表达的石雕。

  蟠龙柱由整块巨石透雕,左右对峙,两条蟠龙绕柱蜿蜒,首下尾上,龙首在低处又昂然抬起,气势逼人。两条龙各以龙爪擒住一磬一鼓,以细铁条敲击,磬鼓均现其声。这两条石雕蟠龙,是闽南石雕精品,被视为全国古剎四大龙柱之一。

  龙山寺现仍存有歷代书法家墨宝,宋朝朱熹题“普现殿”,宋宰相李文祯题、举人柯琮璜书“镇国佛”匾额,明朝书法家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清代书法家庄俊元题前殿大门联“为甚十二个时辰憎枷爱纽尘缘不断,果然五百双手眼拯溺扶危佛法无边。”近代弘一法师题“绍隆佛种”匾额,当代书法家赵朴初题“龙山寺”匾额。朱熹和弘一法师均在安海居住活动过一段时间,他们与龙山寺合该有缘。

  据安海《龙山祖庭释氏传灯录续辑》记载,清顺治十年,龙山寺僧人肇善塑了一尊观音像,准备到普陀山朝圣,不料船在海上遇风,失控漂流,幸而在台湾鹿港靠岸,于是就在当地留下,草创鹿港龙山寺。康熙二十五年,肇善率百馀名僧俗弟子,回安海龙山寺谒祖进香,迎观音像,分灵台湾。至今台湾各地据说有四百五十座龙山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首访台湾,即到台北龙山寺参观,只见该寺格局布置都有如安海龙山寺,连两条蟠龙石柱也一样用青草石雕成,形态栩栩如生。走在龙山寺里,身前身后都是乡音,香客抽籤爻杯,口中唸唸有词,那些大嫂阿婶,着装头饰,看上去就像我们安海的邻居,恍惚间疑心会有一两个熟人突然叫我的小名。

  千年以来,龙山寺几经破坏復修,香火却从未中断。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八次进犯安海,商议毁掉龙山寺,传说其时寺内乌蜂拥出,雷电交加,倭寇吓得跪地求饶。清顺治年间,朝廷为对付郑成功,强制实行海禁,沿海民众被迫迁往内地,安海建筑多被焚毁,只有龙山寺巍然独存。

  “文革”年间,笔者有一次路过龙山寺,入寺浏览一转,只见正殿佛像均无踪影,佛像前的帏幔都散跌地上,供桌上香炉倾倒,一个孤零零的铜磬空对尘土飞扬的大殿。多年来笔者都以为那是红卫兵作孽,近来才听说,其实龙山寺在“文革”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就被破坏了。工作组进驻寺里,召集和尚尼姑开学习班,要求他们批判封建迷信,强迫他们用锄头砸毁佛像,更荒唐的是,工作组强行为和尚尼姑配对,勒令他们还俗结婚。

  经此折腾,龙山寺只剩一个空壳,工作组完成任务,扬长而去,留下龙山寺五内俱伤,形神几丧。在民间生活泛政治化的年月,虔诚的百姓们,只好在自己家里悄悄为观音菩萨默祷祝福。

  改革开放以来,龙山寺很快又香火鼎盛,寺院復修一新,规模日渐扩大,那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又不知被从什么地方请出来,让远近信众膜拜。观音像是怎样躲过政治灾劫的?没有人知道。或许有大胆的住持,将她提前奉移到别的地方,或许龙山寺有一个秘道地下室,观音像在里面避过厄运。总之,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歷尽劫波,归来无恙,仍以她的慈悲善念,看顾两岸万千百姓。

  想起四、五岁年纪那时,大年初一清早,被老祖母唤起身,换上新衣新裤,迷迷糊糊跟在她身后,到龙山寺去上香。入门处四大金刚怒目下视尘寰,难免内心震慑,到了大殿,又见菩萨慈眉善目,即时身心泰然。之后陪祖母上香抽籤,自己又跟着磕头如仪,寺内香烟缭绕,鞭炮声在外头此起彼落,年节上的喜气在寺内瀰漫,人间天上同此福乐。

  拜过观音菩萨,出寺后即有糕点吃,寺门外有摊贩售卖土製玩具,祖母给我们兄弟买风车,一路转着转着转回家。

  世上什么东西最大?百姓的信念最大。如果观音菩萨可以抚慰百姓的心灵,那么不管是不是真有菩萨存在,她还是会存在。安海龙山寺的千年沧桑,揭示的也就是这么一个简单事理。既然如此,既然千年的风雨也不能摧毁她,那就让她永远站在龙山寺里,以她的千手千眼,祛邪扶正,祈护人间平安。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