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红色妙笔”绘就党员冬训美丽画卷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今年以来,海门区四甲镇紧扣党员冬训主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党员冬训工作常训常新、见行见效,力求“训”出风采、“训”在实处,用“红色妙笔”绘就党员冬训美丽画卷。

聚焦红色资源画出“着力点”,实现党员冬训“广覆盖”

红色宣讲成为党员冬训“多元化”教材。各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理论宣讲活动,成立由村党总支书记、百姓名嘴、机关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红色故事宣讲团,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进行宣讲,对老年党员、体弱党员等人群上门送学,真正让红色宣讲成为党员群众的思想“补给站”。

红色地标成为党员冬训“沉浸式”课堂。把“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变成党员学习的“活教材”,组织党员参观梁志清烈士故居、“苏中四地委秘密工作部旧址”等,从“直观式、情景式、体验式”三个维度,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前行力量,更好地推动四甲高质量发展。

红色阵地成为党员冬训“引擎式”动能。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红色宣传栏”“红色文化墙”“红色书吧”“红色大舞台”等学习阵地,采取书记带头学、党员集中学、常态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学,用冬训活动“点燃”党员群众“奋进之灯”。

聚焦学教方式描出“关键点”,拓展党员冬训“新路径”

“送学+”模式,让入户变成入心。以“量身定制”为抓手,针对辖区老年人、病弱者多的客观原因,组建“老花镜”志愿者服务队送去“红色书籍”,同时借助“小院课堂”开展“邻里板凳会”、家庭聚会式学习活动,把党员群众的心广泛凝聚起来,实现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一个不掉队、一个不缺课的目标,为建设大美四甲贡献磅礴力量。

“线上+”模式,由指尖走向心间。为确保流动党员不离散,全镇精心为流动党员群体打造设置24个“红驿课堂”,开设“指尖课堂”,推出学习书目、课程资源、红色电影“三张清单”,依托“学习强国App”、微信群等载体,开展主题党日“云学习”、心得体会“云分享”,打造“空中讲堂”“道德讲堂”,促进学习常态化,让党员冬训入心入脑。

“实践+”模式,将乏味变为有趣。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穿插理论学习,围绕百姓“听得懂”“坐得住”“传得开”,让冬训“聚人气”“接地气”。志愿者走近群众,将“书面语”转变成“口头语”,用“土教材”讲活“新道理”,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解读政策,同时开展红色经典阅读,畅谈读书感想和收获,让冬训充满“书香气”。

聚焦“急难愁盼”绘出“需求点”,推进党员冬训出实效

在扮靓小镇中下功夫。号召发动党员志愿者组建小分队,开展“清洁家园”“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循环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做足“清、绿、亮”三篇文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组织党员冬训系列活动,把党员冬训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整治“小切口”推动小镇“大变化”。

在攻坚一线中聚合力。各条线部门、各村居党员干部以争当示范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和拼搏奋进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推动四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牵紧发展“牛鼻子”,将冬训与项目招引、服务企业、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冬训为契机,主动靠前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地四甲,用实际行动检验党员冬训实效。

在为民服务中见真功。积极探索党员冬训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之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行党建网格化、协商议事等机制,以“小网格”汇聚大民生。各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的监督管理、学习教育,坚持以干代训、学用结合,用理论滋养初心,行动践行使命,将党的思想转化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