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员冬训活动开展以来,四甲镇深刻领悟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成果,多措并举,将冬训变成了思想加油站、暖心服务站和发展助推器。
以“学”领训,把握冬训“方向盘”
“老花镜下”学理论,“字”润心田。各基层党组织号召有爱心、甘奉献的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组建“老花镜”送学小组,为行动不便、有视力障碍的无法参加集中学习的老党员面对面送学,当他们的“老花镜”,帮他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理上网来”习精神,“声”入人心。强化“新手段”“硬措施”,让“坐下来”的冬训“活起来”。镇党委书记黄红杰带头上讲台,讲好冬训“第一课”,各村居支部书记迅速行动,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促学作用;号召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学习强国”平台内容,提升党性修养。
“小院课堂”悟思想,“理”明于胸。把生动的课堂搬到农家小院中,“百姓名嘴”面对面宣讲,用“土”语言把新思想落到群众熟悉的典型事、具体事、眼前事,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讲理论、普科技、解难题,让“小院课堂”成为党员群众的“精神粮食厅”,成为乡村治理的“议事厅”。
以“践”代训,聚焦冬训“关键点”
冬训+全民阅读,春风行动“话初心”。把党员冬训与“全民阅读春风行动”紧密融合,扎实开展阅读关爱、阅读推广和赠送书籍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民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明风尚,让冬训“闻”书香。积极开展“书香践初心”“书香聚童心”“书香明党心”等活动,引导大家共享阅读的快乐,品味红色经典,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冬训+多彩活动,文明实践“聚人心”。把党员冬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我们的节日”“缤纷的冬日”等系列活动为契机,把冬训活动延伸到基层末梢,不断焕发冬训课堂新活力。通过“用‘做花灯’的快乐感受新春、用‘写春联’的墨香书写新春、用‘剪窗花’的灵动勾勒新春、用‘送祝福’的关怀温暖新春”的方式,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便民服务、人居环境大扫除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在提高知行合一能力的同时,将冬训学习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力。
冬训+走访慰问,党的关怀“暖人心”。将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困境儿童等活动融入党员冬训工作之中,促进理论学习和关爱服务相结合,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冬训正能量。镇党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进行走访慰问,与老党员、困难群众促膝交谈、嘘寒问暖,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难,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
以“悟”强训,提升冬训“影响力”
多维度谋划发展新蓝图,引领四甲之“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抓准“敢”的重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面对发展空间受限等现状,以建设“现代化临港新城”和“特色田园生态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航空航天新材料集聚区”“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区”“金属装饰创意区”“临空新城商贸区”“甲秀天下生态区”五区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四甲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实现集体资产增资扩面,增值保值。
多元化满足群众新期待,提升四甲之“质”。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敢”的追求,推进社会保障标准化,全面推广“机构+社区+居家”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择优实施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校舍消防安全改造建设工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为载体,强化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建设平安四甲。
多举措打造善治新格局,构建四甲之“治”。以赋能区镇治理现代化激发“敢”的动力,坚持不懈补短板、优品质,不断完善服务配套功能,着力推动城镇颜值功能双修。同时,全力以赴创特色、美环境,更加突出三农优先,着力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依托人大代表之家、“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延伸服务链,发挥道德讲堂、村民议事会自治组织作用,直面难点将冬训学习课堂办成为民实践课堂。
下阶段,四甲镇将持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轴主线,凝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力量,书写党员冬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