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俞建堂:为民排忧 引民致富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在四甲镇胜宏村,有一位务实敢为、艰苦创业、开放谦逊、真诚为民的民营企业家从这里一路走向了成功。他就是四甲镇人大代表、优秀党员俞建堂。在他一路奋斗的艰辛与成功之间,在一名人大代表的光环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俞建堂开拓奋进的坚毅之心,是“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无私之心,是情系民众、关爱民生的慈善之心。

“悠悠创业路,拳拳为民心”。俞建堂从带头致富成为致富代表,他始终初心不改带领村民走向共富,他使命在肩引领家乡走向繁荣。

从家贫如洗到山回路转。俞建堂出生在四甲镇胜宏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十分困难。年龄稍长后,俞建堂便只身一人外出打工。凭借着敢闯敢拼的精神,俞建堂很快在建筑行业打响了名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村民眼中,俞建堂今时不同往日,但他一直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以往日之艰辛激励自我不停前行。

坚韧不拔,以开拓精神带领企业发展。俞建从事建筑行业参与施工与管理30多年。在工作中,他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认真研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把文明施工管理不扰民、安全防护等具体措施写进方案,要求全体项目人员认真执行。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他一次又一次就质量技术问题反复研究论证,为用户提供一流服务,受到甲方和监理的一致好评,带领团队勇往直前。

海纳百川引人才,致富不忘桑梓情。每年回乡,俞建堂除了出资赞助各项事务外,还会走村串户,和邻居聊聊家常;到村委会坐坐,看看一年的变化;去镇上参加人大代表会议,提建议话发展。每年春节后,俞建堂都会准时外出,和回来时相比,外出的队伍要壮大许多,很多年轻人跟随他北上发展。“俞总是我们的领路人。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已成为项目经理的张玉新回忆起往事总是感激万分。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俞建堂心怀民众,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常说:“从当选代表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份责任和使命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共学党史强思想,走出村门看发展。为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史教育,提升党员思想政治水平,胜宏村党总支决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作为人大代表,俞建堂自2020年起,已连续两年全额资助胜宏村举办各类主题党日活动。他组织带领村党员前往海门烈士陵园追忆红色岁月、参观张謇纪念馆学习实业发展精神、来到海门火车站感受未来发展趋势......俞建堂用他的实际行动增强了人大代表与党员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出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修路安灯强建设,拓宽乡村致富路。在俞建堂心中有一本沉甸甸的履职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几年前,雨天泥水多,晴天灰尘大,是胜宏村的真实写照,全村多条农路等着硬质化修筑,可上级拨款还不够。俞建堂看到后二话不说斥资20余万元为村民修路、安装路灯,解决了村民的烦心事。今年,俞建堂在回乡后再次发现村里尚有3条农路需要修补,于是直接将5万元打到了村委会账上。“现在条条路相通,出门到田头都是干净的水泥路,感谢人大代表俞建堂,心里装着老百姓。”村民们说起俞建堂都会跷起大拇指。

排忧解难献爱心,服务堡垒要造强。胜宏村是一个纯农业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俞建堂在得知村部改造有困难后,主动捐赠约10万元,为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因村会议室桌椅老旧化程度较为严重,他又出资采购了全套桌椅,为党员群众参与村委共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他说:“村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和群众的服务堡垒,建设好,才能发挥出党群共建的发展能力。”

建言献策谋发展,乡村振兴代言人。作为人大代表,俞建堂时刻牢记职责,不断为“三农”发声,在历次人代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乡村要振兴,交通要先行。”他积极提倡农路要修好、管好、维护好;“护好一方水土,亮出地方名片。”他再三强调农村环境要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摸不着、看不见的乡风更要培育。”他不断寻找用系统的、全面的、开放的、发展的目光成就乡风文明建设;“兜牢民生底线,优化公共服务。”他建议政府多关注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让农民切实受惠于公共服务保障;“巩固脱贫成果,发展特色经济。”他大力支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让乡亲们尝到更多甜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