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人大代表,更是责任在肩、使命在心……”为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海门区人大代表、浩西村党总支书记陆辰成冲锋在前,带领全村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巾帼志愿者在卡口24小时全天候值守,开展敲门行动、核酸检测,奔波于各防疫卡点,事事亲力亲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战“疫”一线传递人大力量,展示人大代表的担当与风采。
靠前指挥,把准疫情防控“主航向”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陆辰成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和村民组长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地毯式大排查,发挥“铁脚板”作用,开展“敲门行动”,对辖区内人员进行排查,详细询问“谁要回来”“哪里回来”“何时回来”等关键信息,编制在外人员档案,实现疫情管控全覆盖、无盲区,坚决守好“浩西阵地”。规范人员流调,细化到出发点、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到达时间、是否直达等,确保人员流调的精准性;优化核酸检测,组织信息员培训,以“网格”为单位,分组分时间段进行采样,及时联系标本运输员,确保核酸检测高效、有序开展;强化居家隔离人员管理,第一时间安装门磁,代为购买生活物资,并做好心理疏导,保障居家人员隔离期间生活。虽然到浩西村才一个月,但是他却走遍了村里22条大小道路,走访了全村33个村民小组、700多户家庭,绘制疫情期间出行示意图,村民们纷纷点赞:“小陆书记可真厉害,有了这份线路图,我们骑电动车和开车出门就知道可以走哪条线路了,清清楚楚的!”
冲锋在前,争当防疫一线“主力军”
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进村主要道路路口设置管控点,搭建好疫情防控岗,严格执行摸排、坐班值守制度;他率先垂范,带头在村口值守,现场指挥车辆有序停靠,对驾乘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核酸阴性证明等信息进行严格检查,并引导驾乘人员扫码、登记、消毒。按照要求严格落实大棚种植户管控措施,建立台账,全面掌握情况,整个防控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在他的带领下,14名党员干部、19名退伍军人、17名巾帼志愿者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在排查中发现一些老人因行动不便,还没有进行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考虑到医务人员人手不足,无法短时间内逐一上门服务,为确保完成全员检测、疫苗接种,陆辰成迅速动员党员志愿者,并带队为这些老人提供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接送”服务。“真是辛苦你们了,麻烦你们接送我,实在感谢!”短短的近一个月时间,村中的老百姓已然知道新来的“小陆书记”是个热心肠的小伙子。
作为“两委”班子里的唯一男同志,为了缓解同事和党员志愿者的值班压力,他主动挑“大梁”,每天都坚持在夜班岗位上,值完夜班,在卡点匆匆吃点饭就继续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陆辰成的妻子身怀六甲,又调到离家更远的浩西村,但他毫无怨言,把妻子委托给家人照顾,奔波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抽空和自己的妻子简单聊上几句后又匆匆挂掉了电话。
积极动员,汇聚基层防疫“新暖流”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陆辰成在“在外能人微信群”发出倡议,各企业负责人纷纷响应,刘卫星、龚丹、陈浩主动到村里报名当志愿者。他们戴着口罩、拿着喇叭、背着消毒器具,到组入户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护秩序、接送老人、做好消毒防疫工作、自发参与执勤,当好守门员,把好出入口。做志愿服务的同时,他们捐款捐物,收到价值4000元的抗疫物资。捐赠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我们企业也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为浩西村的疫情防控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也相信在陆书记的带领下,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一份份爱心汇成一股股暖流,凝聚起支援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为浩西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身防护服,一腔为民服务的热忱,就是一名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的责任与担当。尽管任重而道远,但陆辰成用实践行动书写着履职为民的忠诚答卷,用忠诚和奉献诠释人大代表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