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中心作为政务服务的细胞和末端,既关乎民生福祉,更代表政府形象,海门港新区政务便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持续优化服务,把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紧贴标准上限,紧扣服务宗旨,紧抓细节优化,迎难而上,努力当好企业群众的“服务员”和“贴心人”。
推行一门对外强化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
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枚公章管审批”的工作要求,政务便民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承接赋权事项,形成统一的服务事项清单,建立健全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做好服务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及各类服务事项的公示。优化“包场镇人民政府审批专用章”用印流程,为群众办理生育登记、亲属关系证明、贫困证明等提供便利,真正让群众少跑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强化人员管理建设凝心聚力服务队伍
一是筑牢思想防御根基。政务便民中心积极组织并开展党的理论教育活动,引导窗口工作人员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坚定为民服务理念,扛起责任重担,推动工作进展。二是统一服务标准,提升整体形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统一服装、窗口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展现新时代为民窗口新气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不仅对外公示,更是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实施、落地生根。三是激发担当作为动力。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工作考核,强化责任落实,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行为,提振窗口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精气神。
开展服务评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以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化服务,以便利化水平检验服务成效,而检验的直接方式是开展满意度评价。政务便民中心建立完善“好差评”机制,助推新区政务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对象可通过窗口评价二维码、评价器、意见箱等渠道对服务人员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政务便民中心对服务对象作出的每个有效评价,进行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安排专人进行跟进、处理、反馈,整合建立差评核实整改机制,确保差评处理及时、高效、全流程闭环。
海门港新区政务便民中心坚持围绕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群众需求两大重点,守正创新抓落实、凝心聚力谋新篇,坚持合法、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优化办理流程,形成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服务环境,最大程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以促进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