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南通首例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海实施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5月20日下午1点45分,“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长江路校区采购功能及专用教室设备(实验室等)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顺利结束,标志着南通首例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实施。

该项目以海门区分中心为主场,如皋市分中心为客场,现场抽取2个如皋异地评委,与海门抽取的专家组成联合评标委员会,通过南通市网上评审系统,主客场专家分别进行独立评审。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拉开了政府采购类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序幕。

今年以来,在保障政府采购百分百“不见面开标”的同时,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探索“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工作,采取技术手段破解“熟面孔”“老关系”等招投标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最大程度地防控廉政风险,实现两地资源共享。

远程异地评标过程中,主客场评标专家网上获取招标文件、评审标准、登录用户及密码,专家线上打分,评审结果、评标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评审过程音频、视频同步刻录保存,系统全程留痕,可查可溯。“相比传统评标方式,远程异地评标模式首先通过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空间上实施隔离,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能遏制‘围猎专家’等问题,保证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科负责人介绍,网上每个评审步骤全程留痕,便于监管部门调取开评标监控信息,提高了监管效率;远程异地评标可随机抽取两地(或多地)综合评标专家库的评标专家,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了市、县(区)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管负责人黄胜表示:“两地或多地的公共资源交易合作将是大势所趋,标书电子化、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监察便捷化,不仅能成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效率的‘倍增器’,更是加大区域合作、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