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通东灶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的两万吨级通用码头一片繁忙,60件大型风机塔筒在南通海关驻海门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监管下有序吊装上船,它们会于今日运往澳大利亚。这也成为我区风电产品深耕国际市场的又一实例。
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全球风电市场规模迅猛扩张。海门港经济开发区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精准服务,风电产业出海势头强劲,此次启运的风电装备,仅是东灶港码头风电出口繁忙景象的缩影。“在东灶港码头出口货物中,风电设备占比常年保持90%以上,是绝对主力。”东灶港口公司安全技术科长鹿峰介绍,截至目前,该码头已出口风电设备超13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0%,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海门港经济开发区风电产业出海的重要“门户”。
距离码头不远的南通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以技术创新为海门港经济开发区风电出海“加码”。面对全球风电整机大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最新研发生产的风力叶片最大长度达123米,高附加值新产品成功赢得海外市场青睐。依托技术突破,今年,企业产值预计将突破60亿元,为海门港经济开发区风电出口订单的稳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而订单增长的背后,是海门港经济开发区风电全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在相关强链补链延链政策支持下,海门港经济开发区已构建起集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海缆制造等于一体的完整风电产业链生产格局,为风电产业相关企业出海筑牢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门港经济开发区风电产业“加速出海”的进程中,南通海关驻海门办事处提供了一系列精准服务,为外贸出口按下“快进键”。针对风电设备超大件运输难题,海关专门推出 “抵港直装”监管模式,直接省去监管场所内吊装、短倒运输等环节,既破解大件吊装的痛点,又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关效率,为风电产业出口业务提供了高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