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幸福驿站,暖“新”更暖“心”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 点击数: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催生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如今已成为城市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解决他们“休息难、就餐难、权益保障难”等问题,海门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建设服务阵地、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小哥驿站”,实现“处处有家”

针对新就业群体户外工作时间长、强度高的特点,海门区在社区、商业中心等地打造一批“暖新驿站”。这些驿站虽小,却功能齐全:桌椅、饮水机、充电器、急救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小哥们“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的温馨港湾。其中,海门街道五港新村社区共建成4个“暖心驿站”,日均服务骑手约200人次;龙信广场、步行街等商圈将闲置核酸检测小屋改造为24小时开放的“新驿家·新‘心’服务站”,提供临时休息、冷热饮用水等便捷服务,目前已有6个投入使用;理想城社区构建“国企服务、社区管理、能人助力、物业保障”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党建引领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民生服务网络,延长小区通行码有效期至一个月,并增设充电、就餐、就医等10余项便民服务,切实解决“门难进、车难停、楼难找”等痛点。

升级服务,“暖新”多元关怀

海门区在满足新业态群体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解放西路社区打造暖“新”食堂,12元即可享用三菜一汤的骑手特惠套餐;组织义诊志愿者走进驿站,为小哥提供基础健康检查,护航新业态群体身体健康;邀请专业律师定期开展劳动权益、交通法规等普法宣讲,以法律知识赋能新业态群体劳动权益保障;通过包饺子、做月饼等互动活动,增强社区与新就业群体的情感纽带。

山姆配送站站长张晓峰感慨道:“我们的站点就在理想城社区附近,驿站里的空调和饮水机让我们有了‘避风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纳凉的好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关爱与被尊重。”

党建引领,构建全域网络

海门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通过“党建+服务”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理想城社区近期开展的“暖‘新’同行 共筑幸福邻里”主题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理想城社区书记张利利表示:“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从服务辖区新业态群体出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青藤网格驿站,提供饮用水、微波炉与纳凉场所,持续为他们提供友好服务。”

未来,海门区将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让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