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今年全国两会的东风,“体重管理”一夜之间热度爆表。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这个节日的到来,仿佛是这场健康行动的阶段性检验——“国家喊你减肥”,你听劝了吗?
体重水平与人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体重管理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全民健康、国民身体素质的大事。
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该趋势不被有效遏制,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则会达到31.8%。到时候,“朋友们”变“胖友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纷纷找上门,个人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社会医疗资源被大大消耗……早在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就联合推出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这是对全民健康现状的精准把脉,更是构建现代社会健康治理新格局的动员令。它吹响了向肥胖说“不”的“冲锋号”,提醒着我们每个人,健康才是最持久的“生产力”,高质量生活必须“轻装上阵”!
可喜的是,近段时间,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正在汇聚成势:居民在绿植旖旎的小公园里畅聊如何管住嘴、迈开腿、看牢秤,“减油、减盐、减糖,低热量、高纤维”的标准被刻入一日三餐,体重秤、腰围尺、运动监测App成为生活标配,体育馆、健身房、跟练直播间里人头攒动、挥汗如雨……越来越多人不再“躺平”,开始掌握自己的“健康密码”。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体重管理不是秤上短暂的数字游戏,更不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细水长流的科学生活方式。在这场健康长征中,每一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需要我们将体重管理视为长期生活习惯,“斤斤计较”“日日挂心”,将健康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循序渐进、长久保持。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当然,当超重肥胖率持续攀升成为普遍现象,单纯归咎于个人意志难免有些片面。体重管理从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从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到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等饮食“攻略”;从增设全民健身场地,到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从持续科普慢性病防控知识,到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我们见证着健康治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也期待着越来越多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比如,探索将科学减重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建立超重人群健康档案追踪制度;引入“健康管家”,为员工提供健康指导,创建营养食堂,提供养生汤粥、营养药膳;注重分类管理、科技支撑,科学有效应对“小胖墩”“假期肥”等体重问题……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当减重之风劲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民加入这场健康接力;当政府、行业、单位等多方同频共振,越来越多合力推动“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健康”,全民幸福指数必将持续上升,健康中国的光芒必将照进每一个人的生活。
轻盈人生,健康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