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落实各级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本地实际,紧扣“补短板、促发展”主题,围绕产业振兴、环境提升、农民致富等重点内容,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打好“产业”牌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今年5月,悦来镇廷奎村按照“以农促旅、以文强旅、以旅兴农”的战略目标,积极延伸果桑产业链,开发出最新的农文旅融合项目,一经推出便在全区引起热烈反响。“六一”前后,廷奎村的“彩虹young生态文旅创乐营”成了许多青少年过节的好去处,孩子们在那里采桑葚、吃烧烤、钓龙虾、做游戏……不亦乐乎。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支撑。今年以来,我区着力构建以优势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带动、特色产业为补充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引导优质稻米、特色果蔬、特经特粮和海门山羊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强做精,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鼓励各地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挖掘农业“产品供给、生态休闲、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建设综合性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加快实施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培大扶强计划,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新型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特色产业联盟做大做强,使“一片(区)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呈现。
打好“环境”牌 实现乡村宜居宜业
悦来镇友爱村作为南通市级先进村,始终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基础工程来推进。疏浚河道、加装路灯、改建农厕、新建小公园……曾经的“脏乱差”村庄摇身一变,成为农村“颜值”新标杆,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今年,我区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在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城乡道路沿线环境、被撤并镇区环境、农村水环境、农房建设管理和村庄品质“五大改善提升行动”。推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行,健全农村河道(沟塘、民沟)、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开展农村破落建筑、农村“三棚”治理,推进以“生态田园、整齐菜园、美丽花园、清洁家园”为内容的“四园”建设,着力提升村庄风貌。目前,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9.52%;常乐镇的中南村、官公河村以及海永镇全域正在全力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四分类”示范引导区;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达5.268万户;全区美丽乡村建成率达65.14%。
打好“服务”牌 助力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以来,区农干校已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0期,惠及正余镇、悦来镇、临江新区、三厂工业园区等地的村民超1600人,同时,还组织学员前往苏南、浙江等地参加学习实践。“今年我区计划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照目前来看,我们实际受益农民会远超这个数。”区农干校校长徐耀辉说。
为了帮助农民就业创业,我区已开设了一系列涉农技能培训,新增了栽培、养殖、农机维修等农业实用技术和传统手工艺培训项目。同时,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围绕家纺、红木等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积极创业,持续不断拓展创新空间,更好地增加经营性收入。当前,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也在持续完善中,贷款手续更加简化,贷款流程更加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的带动效应得到充分释放。此外,我区的“人力资源招聘区镇行”活动持续开展,从人社局反馈的数据来看,在已经举办的三星镇、悦来镇、正余镇专场活动中,共有126家企业进场招聘,5056个就业岗位面向广大农民,共有306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