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队长,非常感谢,事故处理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平公正。我们绝对信任你,给你们点赞!”近日,海门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侦查中队中队长吴曙华收到一条短信,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中队民警的敬佩和信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海门交警大队侦查中队连续9年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率100%,成功入围南通市“十年调解光荣榜”,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海门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
命案必破 让受害一方不寒心
交通肇事逃逸案尤其是致人伤亡的肇事逃逸案久侦不破,社会反响大。自2015年以来,海门区发生的135起亡人肇事逃逸案全部侦破,这100%的破案率背后是海门区交警大队侦查中队民警的辛苦付出。
2018年4月15日发生在三星镇大石桥东侧路一路口的一起致人死亡肇事逃逸案的成功侦破,靠的就是办案民警敏锐的洞察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案发当日6时40分许,周某驾驶电动三轮车在事发现场倒车时将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撞倒后逃逸。办案民警在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散落物,也没有车辆遗留痕迹,只有一名倒地身亡的老人。是不是老人突发疾病倒地身亡?民警仔细查看老人的衣服,发现了一处外力形成的擦痕,虽然并不明显,但凭借多年办案经验,民警认为这大概率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由于现场附近仅有的监控是朝西的,不能完全拍到现场,事发时也没有目击者,民警查看监控时发现了经过该路口向西行驶的车辆,但一时无法确定是不是肇事车。民警没有气馁,反复查看唯一的监控画面,发现了一辆嫌疑车。侦查中队迅速组织警力开展调查走访,并在事发当晚将肇事逃逸驾驶人周某抓获,周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吴曙华介绍,侦查中队这些年总结出“快、细、广、合、韧”五字追逃方针,充分发挥多警种协作优势,用好群众力量,建立完善科学的肇事逃逸案侦破机制,组建高素质的侦破队伍,提升案件侦破的水平和效率。2023年,海门区发生的9起亡人肇事逃逸案全部侦破,起到很好的震慑效果。
倾力调解 让事故双方更省心
王某是外地来海务工人员,不幸发生交通事故身亡。为避免其家属因赔偿事宜来回奔波,侦查中队第一时间将案件移送至海门区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中心调解,从受理、调解、化解到办结,全流程仅用时1天,有效降低受害人家属的诉讼成本。
近年来,侦查中队积极推动交通事故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深化打造诉前调解对接制度,规范诉前纠纷受理、分析研判、多元化解等流程,努力构建多部门联动的调解新模式。2023年,侦查中队通过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亡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79起,调解成功率达96.34%。
侦查中队还依托法院、司法局和保险公司、鉴定机构,共同组建海门区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中心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搭建高效率对接通道,让司法调解与社会力量完美融合,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据统计,自2018年海门区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中心成立至今,成功调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3098起,涉案赔偿金额近4亿元。
科学溯源 让群众出行更放心
海门区交警大队侦查中队结合南通市开展的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侦查中队建立“以事故防事故”机制,会同软件研发公司开发海门交通事故溯源分析系统,利用系统对涉及电动二轮车的交通事故警情开展溯源分析。
自系统应用以来,侦查中队已累计对5200余起电动二轮车交通事故进行溯源分析,每月通过溯源系统梳理汇总、精准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压降事故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专报通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至各区镇(村居),组织专门力量上门入户开展精准警示教育,提升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2023年,海门主城区、农村地区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佩戴率分别超95%和80%,接报的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4.49%,亡人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9.63%、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