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突出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区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区冲刺首季‘开门红’动员会要求,立足一个‘早’,成于一个‘实’,突出创新驱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平台为载体、科技金融为支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为海门勇当‘两争一前列’领跑者贡献更多科技力量。”近日,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玮在谈到今年工作时说。

2020年,区科技局强化培育引导,创新主体集群不断壮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3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例超30%。强化技术攻关,科技赋能水平不断提升,我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64%,居南通第二;各类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超过100个。强化要素集聚,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强化服务力度,科技创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高新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要素集聚等方面均交上了满意答卷。

今年,区科技局将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在重塑科技创新体系方面有所作为。

以更快速度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坚持系统思维,以打造链式化产业格局为核心,系统推进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建设。启动沿江创新带规划研究工作,以创建区域性创新高地、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着力激发沿江创新带“玲珑湖”海门科技园、“謇公湖”科教城“创新两核”的硬核作用。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加紧谋划建设高端绿色制造、航天新材料、机器人制造与应用创新基地。积极招引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区域性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科研力量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目标年内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1家、省级创新平台载体两家。

以更高标准提升企业创新体系。坚持问题导向,以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重点企业、优势产业集聚。启动创新地标科技专项,瞄准产业技术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10项以上产业关键“卡脖子”技术。引导“链主”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海门“国家队”“省队”。启动创新东洲科技专项,举办科技型企业“成长营”、高新技术企业“加速营”、科创板上市企业“跃升营”培育活动,精准识别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成长性科创型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年内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突破260家,新增科创型企业10家,科创型领军企业、高成长型领军企业各5家。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通过组建创新联盟、共建研发平台等形式掌握关键技术、开发创新产品,年内力争新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8家,大中型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实现全覆盖。

以更实举措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加大要素供给、服务供给、政策供给力度,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完善“苏科贷”“高企贷”“科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探索科技金融类产品财政贴息激励机制。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整合外部科技中介和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探索“服务外包”新模式,将专业服务力量向重点园区(载体)集聚。研究出台科技新政,由研发结果导向向研发活动导向倾斜,着力构建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创新联合体答题”的协同创新模式。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