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中央、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的决策部署,《南通市海门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行动方案》日前出台,目标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这标志着海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迈出了关键一步。
按照“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全面振兴、改革赋能”的思路,我区将紧密结合沿江沿海风光带建设和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打造,按照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沿江、沿海、三德线沿路“一轴三沿”的乡村振兴示范布局,突出营造张謇文化人文景观和江海特色田园风光,坚持分层推进、分类施策,“抓两头、带中间”,强化示范村、先进村培育和薄弱村帮扶,推动一般村整体提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集中力量培育市级示范村、先进村,形成建成一批、带动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对纳入培育对象的,实施“一村一策”,加强资源整合,实行领导挂钩,加强定点指导、统筹协调、督查推动,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目标到2023年底,全区分别建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不少于15个、30个;到2025年底,全区分别建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不少于20个、50个。
根据城乡融合一体的发展要求,我区将发挥“三农”工作领先优势,聚力办好乡村振兴急事、难事、实事,推动乡村空间形态、产业形态、环境生态、民生质态全面优化升级。推进镇村规划布局提优,根据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原则,统筹考虑乡村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功能布局、资源潜力和要素保障,充分彰显产业融合、文化底蕴、江海田园风光等特色。到2022年,规划保留村庄的“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全面完成。推进党群服务阵地提档,按照“环境美、功能全、服务优”的要求,通过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规范管理提升一批的“三个一批”办法,有序推动村级党群服务阵地提档升级。目标到2023年,全区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均达60平方米以上,其中鼓励新建、改(扩)建的分别达500平方米以上、100平方米以上,全区村级党群服务阵地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覆盖。推进现代农业转型提效,重点做强做精优质稻米、特色果蔬、特经特粮和“海门山羊”四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形成“一片(区)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提标,持续加大农村路桥、水电气、数字乡村、环卫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公交通勤等公共服务配套,有效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质,通过持续推进城乡道路沿线环境、被撤并镇区环境面貌、农村水环境、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村庄品质“五大改善提升行动”,同步建立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的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长效管理机制。
此外,我区还将以富农、强农、惠农为导向,广泛配置资源要素,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高位统筹推进,壮大集体经济,深化村企联建,强化政策创新,引导全员参与,持续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