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正文内容

“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海门区召开庆祝2022年中国医师节大会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数:

为进一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8月18日,海门区召开庆祝2022年中国医师节大会。区委书记郭晓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旭东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区政府副区长施张范,区政协副主席张松出席会议。

区委办、区政府办主要负责同志,区深化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卫健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医疗卫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获奖医师参加会议。

区委书记郭晓敏在讲话中向受到表彰的医务人员表示祝贺,向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她表示,长期以来,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肩负护佑生命、保障健康的崇高使命,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为海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辛勤劳动,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战高温、斗酷暑,用妙手仁心捍卫城市安全、用无私奉献诠释济世之情,在大战大考中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优秀答卷。实践证明,我区医务工作者队伍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队伍。

郭晓敏指出,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发展人民健康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围绕“强基础、补短板、创特色、惠民生”主题,持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健康海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医疗资源、诊疗能力、服务水平提档升级,提能增效。区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三院、四院等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先后竣工投用,中医院新院提前2个月结构封顶,4家中心卫生院建成“省级农村基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五院、三院、四院入围全国卫生院500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郭晓敏强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以加快发展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目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聚焦发展大局、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高卫健事业的发展水平,以更严要求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以更优效能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对接沪苏优质医疗机构,全面加强重点专科、科研创新和人才领域合作,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坚持“三医”联动改革,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以更实举措打造高水平医师队伍,坚持院外引进和院内培育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批品牌学科、重点专科,让名医成就名科,让名科成就名院;要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努力践行大医精诚的崇高品德,恪守高尚医德,磨砺精湛医术,秉持良好医风,用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用对生命的敬畏来维护职业形象;要广泛宣传引导,凝聚强大共识,持续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改善医疗执业环境,加大医务人员各方面保障力度,挖掘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确保广大医务工作者有更多的岗位幸福感、事业成就感、社会荣誉感。

区政府区长沈旭东强调,今年正值我区“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围绕医德高尚、医风优良、医术精湛的目标,持续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坚守诠释奉献精神。要不忘从医初心,争当时代标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抱负,融入到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忠诚上来,坚持廉洁自律,彰显医者风范。卫健系统要加快完善监督约束、奖励激励机制,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进一步塑造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要牢记崇高使命,护佑生命健康,广大医务人员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筑牢城市的生命防线。卫健委要锚定新方位、聚焦新使命,着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强化支持保障,营造尊医氛围,卫健委等部门要立足医师队伍长远发展,在开拓职业空间、改善执业环境、提升社会地位、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为广大医师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质的服务,护佑人民健康。

区政府副区长施张范宣读《关于表彰第五届中国医师节“十佳”及“优秀”医师的决定》,勉励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区领导为获得表彰的十佳疫情防控标兵、十佳临床医师、十佳公共卫生医师、十佳医德医风标兵、十佳乡村医生授奖。

与会领导为区人民医院医共体骨科姜新峰名医工作室、呼吸科蔡锦洪名医工作室、肝胆外科王小永名医工作室;区中医院医共体普外科戴海强名医工作室、脑病科钱兵名医工作室、脾胃科施建华名医工作室等6家“名医工作室”授牌。

“名医工作室”的建立,对于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培养技术骨干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医院的引领示范作用。基层医疗机构也要利用好“名医工作室”“传、帮、带”的作用,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水平,造福基层百姓。

活动中,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林,区中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丽娟,区三院功能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杨玉雷,海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主治医师顾松,联义村村卫生室负责人、乡村执业助理医师王丽君等5位十佳医师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从业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仰,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责任担当以及精益求精、匠心极致的不懈追求。会前,参会人员一起观看了区卫健系统庆祝医师节优秀视频作品展播。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关乎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精湛的医术,全力推动健康海门建设走深走实,全面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