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数大了,也没有一技之长。现在,人社部门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我的就业难题,让我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快递分拣员朱小红高兴地说。针对大龄登记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际情况,我区人社部门通过深挖岗位、搭建平台、落实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机制,按照“统筹开发、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促进就业”的原则进行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倾力稳住就业困难人员“饭碗”,让他们“有活干、干得好、增收入”。
今年以来,区劳动就业管理处坚持因地制宜,聚焦乡村产业振兴、疫情防控等实际形势,联合各区镇(街道)先后开发环卫保洁、快递分拣、道路管制、卡点值守、秸秆禁烧等公益性岗位197个,已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4人。除了增加城乡就业困难群体收入之外,一定程度上补齐了基层人手不足的短板,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也释放了多元效应。为凸显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稳定性”的属性,区劳动就业管理处定期对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在岗情况、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核查,不折不扣兑现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发放。截至目前,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21.1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16.4万元。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进一步增强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的紧迫性,重点做好大龄失业人员、城乡零就业家庭、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安置工作,充分发挥好公益性岗位的兜底安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