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正文内容

能力作风自抬标杆 审批改革自我加压 全力打造海门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名片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数:

“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行政审批局认真组织、靠前作为,努力打造讲政治、有情怀、善作为、本领强、作风硬、口碑好的政务服务队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改革,优化服务,全力打造海门营商环境服务“金名片”。

一、抢抓政策“风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打出准入准赢“组合拳”。

一件事一次办。深入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将企业医保开户和员工参保登记纳入企业开办服务,进一步加强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巩固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次办”。

掌上办云登记。推广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 “掌上办”,依托“江苏省监注册登记”App,为申请人提供“无介质在线实名认证、无核准在线自主申报、无纸化在线全程办理”的办照新模式。审核通过后,可在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打印营业执照,也可选择营业执照免费快递到家。

放到位改到位。深化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开展“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改革。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产权权属证明材料。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

二、把好审批“关口”,以“慢不得”的使命感跑出项目服务“加速度”。

项目服务更靠前。制定18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前延”服务事项,建立线上线下快速响应服务通道。为招商项目针对产业政策、能耗强度、排放强度等提供综合研判;为签约项目针对涉审事项、所需材料、要素要求等提供精细辅导;为重大项目针对证照办理、评估评审、政策直通等提供全链代办。

报建流程更精简。编制“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服务标准,实现流程“打包”、材料“瘦身”、数据“跑路”。坚持“方案定在土地出让前,风险化在报建启动前,服务坐在正式审批前”,推进“空缺预审+模拟审批+全程网办”工作机制,为20个项目制定“拿地即开工”方案。有效运用区域评估成果降低企业成本,探索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监管简易管理。

竣工验收更快捷。动态梳理项目建设全过程问题清单,提供超前服务、上门服务,及时解决竣工过程中的验收、备案等问题。完善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实行一家牵头、一窗受理、一套资料、一次告知、部门联动、集中核验、限时办结,建立健全市政接入工程信息共享机制,保障企业即验即用。

三、找准服务“切口”,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出便民惠企“大礼包”。

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深化“一门一窗一网”建设,强化线上线下“两个集中”运行管理。完善“专区+绿窗”建设,开设“一网通办”“万事好通·马上办”等特色专窗。梳理59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办理,推动全区为民服务中心“五提”(阵地提标、队伍提能、方式提质、管理提优、评价低效)建设全部达标。

深化集成办服务内涵。坚持“标准化+一件事”改革,推出交房发证、开办熟食店、开办健身房等90件“一件事”服务标准。提升跨越通办服务能级,综合运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同标准联办等方式,实现132个事项跨省通办。

完善精准化服务机制。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质检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完善帮办代办机制,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完善服务评价机制,认真落实和协调处理好基层群众和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建议。提供“早间弹性办”“午间不间断”“晚间延时办”服务模式,实行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