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腌制的老坛酸菜”“品牌电动自行车解码提速”“校园周边的抽奖玩具”“禹州粉条造假乱象”“非标电线电缆”…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多个问题迅速占据了热搜,占领了老百姓的话题榜。
央视3·15晚会,一直都是独特的存在。向来不是以“歌颂”为主题却以“晚会”的形式播出,敢于直面暴露社会的阴暗面和行业潜规则,聚焦老百姓关切的热点民生问题。鞭策着市监人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义不容辞地再行动,再出发…
舆情就是命令,老百姓的关切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海门区市监局迅速部署对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的检查工作:
一是迅速联合公安机关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开展联合检查,依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重点查处使用解码器篡改车速;非法改造、加装电池和电池组盒;未经3C认证出厂的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深入校园周边,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销售抽奖玩具,“三无”产品玩具等现象,对含有“刺激性气味”等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玩具,实施抽样检测。
三是切实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湖南酸菜”“禹州粉条”,加强对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的监督执法,重点检查生产经营主体索证索票情况,一经发现问题食品立即下架。
截至目前,海门区市监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12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32家,检查校园周边商店55家,检查市场、商超、餐饮单位共计112家,发现并下架抽奖类玩具10件。区市监局将持续关注守护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行驶安全和小朋友的成长安全。
“公平”是守护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守正”就是要依法依规打击违法乱象,恪守正道。海门市监将牢记使命职责,为创造让老百姓真正“安心消费”的市场,助力海门消费环境提升,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再行动,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