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在“六稳”“六保”工作中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海门区财政局党总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固底色、葆本色、增亮色,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政队伍和作风保障,着力提升财政绩效。
一、强思想固底色,培育财政队伍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提升财政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关键点。2020年,组织各支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督促各党支部严格落实,尤其是《三会一课》制度,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原文原著,着力提升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素养。充分发挥主题党日载体作用,推动“主题党日”“党员统一活动日”“党员政治生日”常态化、全覆盖,督促完善下属各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记事本》纪实工作。第一时间响应疫情防控工作,选派局40名党员干部多批次深入一线,配合企业和社区做好防疫工作,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财政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中来,以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稳固财政事业发展的忠诚底色。
二、拓范围提质量,夯实财政作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特别强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财政预算透明度。这就需要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为加快建成我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我区高质量发展,按照“聚焦区委重点工作,关注专项资金政策,铆定民生实事实效,拓展整体绩效评价”的工作要求,今年2月初,区财政局选定了24个2021年财政重点评价项目名单,包括12个项目绩效评价、4个政策绩效评价、6个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和2个事前绩效评价(1个政府投资项目事前评价和1个政策绩效前评价),涉及的财政资金达18.97亿元,所有待评价项目均为教育装备提升、养老机构运营、城乡医疗救助、老旧小区改造、农路农桥等民生实事项目,所选的整体绩效待评价部门均为具有主管政府专项资金的重要职能部门,所选政策评价项目均为对我区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类项目。为在参与公开招标的国内顶尖绩效评价中介机构筛选出最合适的6个合作对象,区财政局在招标的多个环节精心筹备,仔细谋划。在评标方案设计方面,要求投标方具体负责人根据拟投标段的4个项目基础资料设计出初步竞标方案,有效保证了最终的中标机构与对应标段项目能力需求的高度匹配。在制定打分细则方面,对每个项目的评价类别、评价思路、参考指标体系、可选建议方向等方面都做出了细致完整的规定,专家在打分时,对照得分要点逐项赋分,将因专家对项目的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打分偏差风险降到最低。在评标专家选择方面,在省级绩效专家库平台中抽选了5位资深专家,与2名采购方代表共同成立评标小组为项目进行打分,对同一项目打分时又实行电脑随机派选两组专家背对背打分取综合均值,全面实现了评选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促发展增亮色,提升财政绩效
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上级财政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领航计划为统揽,扎实开展“绩效财政”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党建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水平。从源头谋划报告提升渠道,为避免后期送审报告在第三方机构与财政部门之间形成拉锯式的修审持久战,区财政将对中标的6家机构七十几位项目组成员进行全员培训,明确各种项目的评价类型、标准指标体系、报告框架结构、可选分析角度、可提炼的合理化建议等要素,确保财政审核要求明确清晰,既节约后期评审时间,又能实现评价报告的标准规范,对同一个项目多个年度的绩效可形成同口径有效对比,对形成该项目(部门)的绩效变动趋势结论具有重要意义,以有序高效的“绩效财政”品牌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