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常乐“杨大姐工作室”“调”出基层治理新气象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1月初,陈大爷和4个子女来到常乐镇杨大姐工作室,请求调解老人的赡养纠纷。杨大姐热情地接待了陈大爷和他的子女,耐心地听取了双方当事人讲述事情的经过。

原来,陈大爷夫妇都已近90岁高龄,育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现丧失劳动能力,需要子女们赡养。以前4个子女都是3月一轮照顾父母,今年1月1日,要轮到小儿子家了,但小儿子却将父母拒之门外,甚至于与兄弟姐妹发生冲突,还报了警。杨大姐和工作室调解员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进行了调解。杨大姐首先严肃地批评了小儿子的行为,同时也提出了疑问,为何不让父母进门呢?原来老父亲之前存到一笔钱,给了其他3家各1万元,却只给小儿子5000元,小儿子认为老父亲做得不公平,因此内心不平衡,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同时他还提出轮到其他3家的时候母亲可以生活自理,现在轮到自己了,母亲已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应该缩短轮流时间。

这时,坐在一旁的其他3个子女提出了异议,双方为此争论不休,情绪越来越激动。杨大姐和几位调解员及时制止了争吵,安抚了各方的情绪,并且趁热打铁,做4个子女的思想工作。从法律上讲,老人自己的财产有自主支配权,他人无权干涉;从道德上来讲,作为子女不应该只盯着父母的钱,现在最重要的是兄弟姐妹要团结起来,一起想办法怎样服侍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怎样让父母安度晚年。

通过杨大姐和调解员宣讲法律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4个子女感触很深,也感到很惭愧。随后在杨大姐和几位调解员的引导下,共同商量讨论老人的赡养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陈大爷和子女们满意而归。

“有问题,找大姐”,2017年常乐镇杨大姐工作室成立,4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调处成功率在98%以上,有效维护了常乐镇的社会稳定。据了解,杨大姐工作室成员从一开始的有着多年政法工作经验、已退休的镇人大主席杨立娟一个人,如今已经发展至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在内的12支队伍、近50人。“杨大姐工作室”通过跟老百姓“说句心里话”和“调解+志愿服务”“调解+心理咨询”“调解+法律顾问”等模式,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化解矛盾纠纷。

“虽然‘杨大姐工作室’被村民一致叫好,但由于设置在镇上,对于很多村民来讲反映问题还有诸多不便。”为了推动乡村治理持续向好,常乐镇党委决定将杨大姐的调解经验下沉到村居。去年,中南村、常胜村等12个村居同步建立了“杨大姐工作室”,把村里有志于矛盾调解工作的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吸纳到工作室来,由杨大姐不定期开设讲堂进行经验推广,或者跟随杨大姐现场学习,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他们成为百姓身边的调解员,从而更好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状态。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访阶段,是地方平安稳定和谐的重要一环,杨大姐的‘专家把脉与诊治’,为我们党委政府减压不少,保障了地方经济发展。”常乐镇党委副书记陈镒说,这几年,常乐镇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镇”“南通市平安法治镇”等殊荣,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