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余镇作为江苏省特色小镇的一匹黑马,‘十四五’期间,将以‘高质量建设机器人小镇’为发展主线,以‘打造长三角智能制造先导区’为发展定位,构建‘一核心引领、一圈层服务、四片区协同’发展格局,丰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内涵,聚焦‘中心+平台+先行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探路‘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正余样板,着力打造全省有影响力、全国有地位、全球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研发智造新高地。”昨日,正余镇党委书记郁逵在接受专访时说。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撑,正余镇将依托独特的产业基因——成熟的机器人产业链和机器人制造机构优势,深挖“长三角一体化”“大通州湾建设”等战略机遇叠加红利,激活动力源,更大力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格局。“将以工信部国家级平台建设为支撑,加快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分院、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正余减速机可靠性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厚植产业优势、深耕智造经济,实现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圈提质增效,机器人小镇建设提档加速。”郁逵说。
前瞻布局。优化空间承载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高点定位编制《正余机器人小镇城市设计》,完善机器人小镇创造核心的“一核心引领”,商业、文化等高品质生活配套的“一圈层服务”,机智生活、机智生产、机智文旅、机智融合的“四片区协同”布局和行动方略。建设零部件园区、系统集成园区、整机研发园区,推进澳新无人智能酒店、小镇客厅、5G智慧课堂、5G医疗网络诊断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公寓、创新湖区等生活性服务业平台建设,全力打造“产城人文智”相融共生的特色小镇典范。
深耕智造。围绕产业集群再升级、产能提质再增效、产量效益再提升建设“特色鲜明、链条完备、结构优化、效益明显”的机器人特色小镇。加快项目落地,激发产业集群优势。抢抓长三角新一轮产业协同发展机遇,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前延后伸,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瞄准核心部件、整机研发、系统集成,进行机器人全产业链招商,持续优化创新服务模式,发挥骨干企业集聚效应,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力争落地产业类项目5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0个,实现机器人零部件99%可在小镇内自主生产。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内生动力释放。围绕区“3+3”产业发展模式要求,描绘“十四五”正余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线路图”,扶持推动南通振康、深圳固高、臣昊机电、喆丰机器人、盛康福源等智造企业加大研发,深入推动技术联合创新;落实企业梯度培育,实施“小进规、育龙头”计划,“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乘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加快孵化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星级上云企业,打造市级以上智能车间。提升产量效益,夯实小镇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末,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3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超120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超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