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冷空气影响,前日晚上7点左右,我区开始出现降雪。昨日早晨,区气象台发布预报:海门本站最低温度-6.3℃,较前一天降温达17℃,同时伴有7级左右大风。低温和大风并没有让城市出现停摆,有一群人不畏严寒,坚守岗位,温暖了城市。
交警昼夜奋战在路口
前日晚上10点,记者在第一中学门口看到,交警冒着雨雪,顶着凛冽寒风,在路口指挥交通,引导接放学学生的车辆有序通过。昨日上午9点,记者在北京路看到,城区中队2名执勤交警正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寒风中他们的动作依旧规范到位。
据介绍,为应对寒潮,区交警大队城区中队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备勤警力。在早晚高峰期间,在主城区的20多个主要路口布置了高峰岗点执勤警力,对路口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对交通秩序进行维护;在平峰期间,共在10多个路口安排了警力,另外还额外安排了7组巡逻警力对各个片区进行巡逻,排查路口安全隐患。
交通部门隐患排查不放松
昨日,区交通部门积极部署,全面加强隐患排查,全力应对寒潮低温等恶劣天气。海门客运站做好相应保障措施。昨天早上5点15分,客运站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前往路面查看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5点35分第一辆开往上海的班车正常运行。寒潮来临前,海门客运站就对所有大客车做了系统保养;运营客车做到一日三检,驱车前、收车后、行车中都要及时检查。
海事部门按照预警响应要求,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应急待命和领导带班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向船民宣传,现场指导做好防滑、防冻措施。同时通知有关单位,加固易脱落件,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并提前控制出入闸口,禁止船舶出闸,有效防止水上事故发生。
大风雨雪中抢修供电设施
前日20时,寒流雨雪天气,让配变负荷剧增,导致城区梨园路10千伏张景线65-14号开关跳闸。海门供电公司抢修人员接到市民的报修电话后,冒着雨雪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变压器、低压配电箱进行更换,两个小时后顺利清除了故障。
为确保寒潮天气供电设施的安全稳定,海门供电公司早安排、早部署,提前加强寒潮前用电线路设备巡视,第一时间布置做好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和迎峰度冬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安排各专业电力保障工作任务,提前备足应急物资和抢险设备。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迎战雨雪冰冻天气。
据了解,从前日中午12时至昨日中午12时,海门供电公司共收到并处理“95598”工单72张、电话报修工单438张、“12345”工单25张。
环卫工徒手抠冻成团的垃圾
昨日早上,阵阵寒风让行人不由裹紧棉衣、加快脚步。但是环卫工人们依旧在严寒中坚守着,守护着城市的整洁卫生。早上7点,环卫工人蔡卫芳和前晚夜班的工友换班后,在自己所负责的梨园路路段,用扫把为刚被雨雪摧残的城市“梳妆打扮”。路面的垃圾树叶冻结在了一起,清扫车不能工作,只能靠环卫工人们人工清扫。从早上开始直到中午,一刻也没有停歇,蔡卫芳告诉记者:“路面冻滑,大风又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垃圾量比平时多很多,且冻结在了一起,清扫难度大大加大。清扫过程中,我们还要用手抠。”
针对骤然下降的气温,区城管局环卫处根据应急预案,安排好各项常规工作,并通知一线工作人员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安全作业。
疏港铁路雪夜施工决胜年度目标
前日,海门迎来入冬后的首次降雪,伴随着7级大风,气温降至-6℃左右。中铁上海工程局疏港铁路项目施工一线管理及作业人员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决胜年度各项任务。
施工现场,风雪中夹杂着施工人员忙碌的脚步声、机械设备的轰鸣声、管理人员的指挥声,作业人员们穿着保暖衣物,按照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施工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紧张有序地施工。为应对极低温风雪天气,项目部27日晚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强寒天气施工生产安全工作,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对混凝土拌和站粉料罐、强夯设备、墩身、钻孔桩、框构桥等施工机具及工序进行重大危险源再识别再分析,制定冬季施工方案和措施,加强现场作业点的安全巡查,保障一线员工棉衣、手套、防滑鞋等保暖物资发放,多措并举推进施工生产安全稳步进行。
城区八组人员雨雪夜抢修护栏
前日下午6点,狂风暴雨来袭,正值下班高峰,车流量较多。交警部门、12345热线不断转来信息:城区多处护栏受损,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急待蓝泰公司前去抢修。
作为海门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养护项目的专业单位,蓝泰公司快速响应,立即进入“应急抢修状态”,相关负责人组织8组人员在做好材料、设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分别前往护栏倾倒的路段。工作人员赶到各路口后,面对一片狼藉,大家顶着大风、冒着雨雪,迅速扶正倾倒、修复破损的每一片护栏。通过抢修人员的齐心协力,历经约5个小时的奋战,晚上11点半,城区倒下的护栏均已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