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冬日涌暖流 爱心驱严寒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昨日,海门迎来入冬以来最强寒潮,最低气温达到-7℃,我区气象部门连续多日发布寒潮预警,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寒工作。面对海门“天寒地冻”模式,人们最担心的就是一些“特殊”人员如何平安度过?好在村、社区以及救助站、敬老院等都给他们及时送去了温暖,这些寒冷中的真情为这个冬天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社区:送食品检查水电处处关心

昨日早上7点,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红雷和网格员们早早地拎着菜、米、饼干等食品来到城北新村1905幢5号车库,看望身患重病的陆健新。一进门,周红雷连忙来到床前关切地询问陆健新的情况,网格员们则分头查看家中的水管和煤气管道使用情况。面对大家的关心,陆健新不停地重复道:“谢谢你们的记挂。”

“姜阿姨,你这几天多穿点。”海兴路社区的网格员们也带着牛奶、油等食品来到独居老人姜美屏家。今年78岁的姜美屏曾在疫情期间连续值守66天,一直是社区的热心人。姜美屏见网格员们又是帮忙检查水电,又是帮忙打扫卫生,特别感动。她说:“社区给我们这些孤寡老人、困难户一个个打电话,叮嘱我们减少外出、注意保暖,我觉得我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镇村:清扫院子上门看诊处处体贴

余东镇城河村第一书记俞国权第一时间动员村里的党员、志愿者成立了“应急小分队”,主要负责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家门口清扫院子、做好水电管保暖防冻措施等。他们来到残疾人陈荣昌家,把他家院子里的菜地清理了一番,用塑料膜和砖头把菜地盖住,又帮他把家中的水管用棉布包扎好以防冻坏。

“黄伯伯,我来看看你。”三厂街道中兴村卫生室医生陆云华背着药箱来到“五保户”黄汉章家。黄汉章今年已经81岁高龄,长期独居且身体不好,因担心他身体有恙,陆云华特意过来看望他。陆云华拿出随身携带的血压器和血糖仪给黄汉章量血压、测血糖。“这几天气温低,村里的体弱多病的老人我都通知他们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我会上门为他们看病。”陆云华说。

救助站:夜巡救助释放温情

气温骤降、寒风刺骨,忧心忡忡的救助队员们决定从“院内救助”转向“主动出击”。他们顶着严寒,熬夜巡查汽车站、火车站、街头等,生怕漏掉一个流浪露宿的人。许支行是四川人,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身无分文,便一直四处游荡,被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时,他已冻得瑟瑟发抖。救助队员告诉他:“站里暖和,有热饭热水,我们会送你回家。”许支行一听“能回家”,一下子流下了眼泪。昨日下午,许支行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临走前连连对救助队员们说着感谢。“救助实行自愿原则,但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我们的工作人员一旦遇到流浪露宿人员肯定会先安排进站,之后再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去处。”救助站站长蔡银燕说。

敬老院:开空调添棉被加倍呵护

寒潮预警下,我区各养老院都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呵护。记者走进愉色而养长者驿家,感觉一下子暖和了不少,老人们都在活动室内打乒乓、做健身操,老人的床头都多了一床棉被。愉色而养长者驿家负责人江卫俭告诉记者:“我们得知降温后,就给老人的房间统一调高了空调温度,并添加了棉被。老人只有加强保暖,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刚做过手术住的张大爷摸着厚实的被子感慨道:“本来还挺担心在这里的生活的,现在发现这里方方面面都把我照顾得挺好的。我最怕冷,降温之后养老院给我们添了棉被,平时空调也一直开着,在这里一点不担心冷的问题,感觉特别温暖。”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