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召开后,海门港新区立即传达学习全会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热潮,进一步动员新区上下创新求变、攀高比强,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大力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中彰显“海门港作为”。
区委全会指出,要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石,把制造业作为支撑海门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昨日,在位于海门港新区的江苏赛冲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预制构件正源源不断从产线上产出,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据公司总经理王海涛介绍,今年,企业延续了前两年高速、稳健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企业产值同比增幅达20%以上。
究其原因,还得归功于企业在高端零部件、整机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深耕不辍和对研发创新能力的孜孜以求。“去年,我们联合东华大学打造了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接下来,我们也会基于这个基地不断地加大投入,利用学校在研究上的优势,结合我们在各个市场细分领域的一些实践优势,让中国制造、让赛冲在这些高质量、高要求、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零件需求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王海涛说。
江苏赛冲的持续向好发展是海门港新区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的一个缩影。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表示,他们将继续把准经济发展“突破点”,在保持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提升科技含量,让“大块头”秀出“强肌肉”。以申港产业园为载体,加速推进与西北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做优科技产业孵化,同时助力企业积极与各地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生产方式,引进科创人才,优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支持通光信息、科曼赛特等一批优质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手齐抓,支持中天钢铁申报国家级数字经济试点项目。
产业要发展,项目是支撑。区委全会指出,要畅通要素链抓服务,坚持资源跟着优质项目走,不断优化土地、能源、人力、金融、技术、数据、物流等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更好满足投资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对此,海门港新区将进一步聚焦项目建设“关键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韧链强群”。通过严格落实专班推进、专员服务等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张清单的工作模式,并联式推进、压茬式攻坚,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做好项目要素保障。黄卫国介绍:“目前,新区正在全力推动中天光伏、工业绿岛、俐马织布车间等重大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三率齐升’,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形成项目建设全过程无堵点的新区速度,用项目建设的火热场面点燃再造一个工业海门的工作激情和时代梦想。”
此外,海门港新区将锚定招商引资“核心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围绕零碳园区建设,聚焦中天灰氢全力打造氢能制造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集群,统筹推进“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产业发展。一方面,以委托招商为重点、3个招商攻坚党支部为核心利器、全员招商为重要辅助,健全招商引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承接上海、苏南等地优质资源辐射,同时强化与驻外,尤其是上海、深圳等招商局和商会沟通联系,并主动筹办小型招商会,力争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勇当“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先行军,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