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文学频道 网络文摘>>正文内容

大年初一吃饺子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点击数:

  图:家人团聚包饺子注满爱 /资料图片

  中国人有个好传统,在外奔波的游子,无论路途多麼遥远,都会在吃年夜饺子前,赶回老家探望爹娘,同亲人团圆。从锅裏捞出热气腾腾、飘香诱人的饺子,那是全家人最最惬意、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百姓生活不富裕,在我的故乡沂蒙山区,各家各户只是逢年过节才捨得吃顿饺子。尤其是年夜饺子,更是辛苦一年的重头戏。年三十这天,媳妇、姑娘们早早忙碌起水饺的事情,锅碗瓢盆叮噹响,摘菜、跺馅、和麵、擀麵皮、包饺子……皮要擀得薄,馅要包得多。饺子馅大都用猪肉和大白菜调拌而成,巧取“有”和“财”谐音。有时掺进滷水豆腐,叫“包福”。剁馅的时间长,说明这家富有、包的饺子多。包水饺是个灵巧活,把擀得又薄又圆的面皮放在左掌中,装进馅对摺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製成弯月形,像“元宝”的形状。饺子摆放也有规则。首先不能乱放,一般先在盖顶、簸箕中间摆放几隻元宝形饺子,然后一圈一圈地向外摆,放得整整齐齐,看着也顺眼。这些年为不耽误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套大餐,各家年夜饺子早就包好了;过去为了“早发”,天不亮就忙着吃饺子、拜年,如今也与时俱进,改到天亮了。

  用什麼柴禾下新年的第一顿水饺也很讲究。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年秋天都早早把黄豆秸或芝麻秸晒乾,打成整齐的捆贮藏好,就等年夜煮水饺,火会越烧越旺,用它们烧水下的水饺可口,还预示着来年日子节节高,有响头。

  锅裏煮饺子,不能用铁铲乱搅动,最好用木铲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这样饺子不黏连也不会破。记得那次,虽然饺子皮一个也没有煮破,母亲却故意用铁笊篱把饺子弄破了几个,正在我不解其意刚要询问时,母亲口裏念叨着:“今年又挣了、又挣了”。后来我才理解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那分明是一种美好期待,图个吉利,讨个口彩,增添除夕夜的欢乐气氛。

  年夜饺子吃得“隆重”。俗语说“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这是亲人、家人团聚的象征。山村,平时一家人吃饭,座位是按长幼辈分排序的,家庭主妇守在桌子最外边,主要是上菜端饭方便。这种规矩虽有些封建,但显得自然亲切。年夜饭象征团聚、团圆,必须一家人同时上桌吃。这时,长辈们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欣然接受晚辈客套的拜年和祝福,满脸的皱纹开成了金菊花。晚辈们欣悦地接受家长训诫,点头致谢养育之恩。吃年夜饺子,是有俗规的。第一碗要敬先祖、供诸神。在院子裏或者供桌前,奠完三碗饺子,烧尽三卷火纸,虔诚地祈祷一番,接着点燃辞旧迎新的鞭炮,一阵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之后,一家人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动筷子吃大年饺子了。

  记得我小时候吃饺子时,一家人都盼着自己碗裏的饺子能吃到“秘密”。那饺子裏有的包着红糖,有的包着二分、五分的硬币。每当我爷爷吃到糖饺时,总会咧着掉了牙的嘴巴甜美地笑着。有几次我为了吃到硬币,母亲劝我再吃就有了,直吃得我满头大汗,肚子都撑圆了才吃到硬币。母亲在一边开心地偷笑,脸上挂着满足与欣慰。后来才知道,母亲认识每个有秘密的饺子。

  我老家沂蒙山区有“起脚的饺子,落脚麵”的风俗和“好吃不如饺子”的口头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饺子也容易了,但由於做功讲究複杂,仍不愧为美食。商店裏也摆满了各种馅、各种样式的水饺,但口感不敢恭维。每次过年回家,临返城前母亲总会自己动手给我们再包顿水饺送行,母亲说,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快趁热吃吧!吃了这饺子,会一路平平安安、日子圆圆满满。水饺裏分明盛满了母爱,包裹着长辈对儿女的牵挂,无论我们走多远,也走不出亲人的视线和惦念。

  我期盼除夕之夜,回我故乡那个小山村,守着年迈的爹娘,望着小院裏高悬的红灯笼和窗外飘舞的雪花,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有滋有味地品尝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香美,享受温暖如春的亲情与幸福的时光。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