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在服务发展与保障民生中彰显担当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区人社局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稳就业、可持续、强支撑、促和谐、优服务‘五大重点’,聚力筑牢就业根基、兜牢民生底线、打造人才强区、奏出和谐强音、增进群众福祉‘五大工程’,在服务大局中强化担当作为,在先行先试中积极争先创优,为海门勇当‘两争一前列’领跑者贡献更多人社力量!”近日,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新在谈到今年工作时说。

2020年,区人社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稳就业”“保就业”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统筹抓好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等各项任务落实。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7%,就业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8.42万人、14.5万人、18.12万人;人才人事各项改革持续推进;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行风建设赢得群众点赞……人社系统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各项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冯新说,2021年,区人社局将聚焦“五大重点”,统筹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十四五”全区人社事业发展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加强就业创业服务,确保就业总体稳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支持灵活就业等举措,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力控在3%以内。着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适时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招聘活动,计划全年举办招聘会50场,提供就业岗位两万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000个。完善创业支持体系建设,深化“创业贷款+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力争全年新增创业2000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能,全面推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菜单式”技能培训,计划全年完成就业技能培训5000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1800人、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1800人。

持续完善社保体系,纵推社保强基拓能。持续巩固社保扩面成果,完善社保运行机制,力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9%左右。落实保障待遇全域享受,按照上级部署及时调整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与南通主城区接轨。提升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健全常态化基金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全力维护好基金安全。

强化人才引育并重,激发人才工作水平。推动人才引育提质加速,深化“东洲雁归”“海归聚海”两大人才工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计划组织100家(次)骨干企业赴对口高校深度对接,力争吸聚5000名高校毕业生来海创业就业。纵深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三项制度”建设,激发事业单位人员活力,全年计划公开招聘270名人才。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计划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6500人。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推开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继续扩大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传帮带效应,在重点企业再建约200个首席技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1500名。

加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聚焦“根治欠薪”目标,持续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对存在拖欠工资行为的企业,依规列入欠薪黑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加大信访调解力度,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化解和处置突发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矛盾调解效能,以全力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阳光仲裁”服务品牌为抓手,强化源头治理和及时化解,力争全年案件调解率80%以上,“一裁终局”比例不低于35%。

夯实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按照“放管服”要求,深化人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不见面审批”范围。持续推进“智慧人社”服务品牌,推进业务融合、流程瘦身,强化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应用,加快并完善网上大厅建设,全面推进单位缴费申报业务网上办理和灵活就业人员委托银行代扣社保费业务,方便参保单位和参保群众。积极推进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工作,加大与各业务部门和银行的合作,拓宽社保卡功能应用。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