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交通事业提质增效,近日,海门区交通运输局积极开展“励心增能·力行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在业务能力、行业治理、工程建设等领域排查发现一批堵点、难点、慢点问题,通过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通业务能力“堵点”,在强化业务素养中提升队伍能力。实施“业务能力提升计划”“青年干部培优计划”“课题调查研究计划”三大计划,围绕政治建设、交通行政执法、政务信息宣传、突发舆情应对等多门类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灵活学、“实地走访”深入学、“专家教授”专业学、“主题党日”集体学等形式开设讲堂7次,210余人次参加学习。结合区委“冲刺三季度、决胜下半年”会议上指出的“执行不力、担当不够、业务不熟、情怀不深”等现象,以科室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排查,形成问题排查表16份,明确了整改路径,排出了整改时间表。
推进行业治理“难点”,在加强工作实践中自觉增力蓄能。成立6支行业治理攻坚队,强化协同调度,集中时间、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治理,针对路面污染、流动摊点屡禁不止等顽疾问题进行联合执法,对非法运营等违法行为实现同步打击。紧跟数字化浪潮,打造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形成“每日问题派单”“每周领导打卡”“每月工作专报”三项机制,依托大件运输许可平台、扬尘在线电子巡查等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行业治理由“粗放盲查”向“精准查询”转变,累计解决行业治理“难点”10件。
加快工程建设“慢点”,在强化特色建设中体现交通导向。高效运转局督察工作组,全面落实局党组交办、分管领导催办、局办公室督办“三办”制度,对重大交通工程、农路农桥建设、大中修项目等31项年度交通建设计划实行严密跟踪,通过每周过问进度,两周汇总进展、每月督办推进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不断压实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不虚、不空、不拖。组建交通重点项目青蓝结对小组13组,在项目一线推行“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共进步”的模式,达到新老同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积极推动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局面,有力助推了海太长江隧道公路部分工可和初步设计批复顺利获批、G228国道海门段工可报告顺利通过省级审查等系列工作。